我们为什么会生病

最近真的读了太多健康相关的书,我自己是有腰椎间盘突出和垂体腺瘤和乳腺纤维腺瘤。我妈妈之前得了乳腺癌,我刚刚才知道我姥姥四月初的时候心肌梗塞,更加对为什么会得这些病感到好奇。

平常和gpt老师咨询太多了,直接贴上老师诊断结果

对你来说,腰椎间盘突出的发生可能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你身高较高(176cm)、体重偏重(79kg),导致腰椎长期承受较大压力;你曾因热衷力量训练而进行过硬拉,可能在核心肌群稳定性不足或动作不标准的情况下对腰椎造成了直接损伤;加上棒球运动中的冲刺、转体、投掷等动作对脊柱也有较高负荷;此外,若平时存在久坐、坐姿不良或缺乏规律性的核心训练,也进一步削弱了对腰椎的支撑,最终导致了椎间盘突出的问题。

你的垂体腺瘤很可能是泌乳素分泌型腺瘤(泌乳素过高),这类良性肿瘤通常由垂体细胞异常增生引起,具体成因尚不完全明确,但与体内激素水平紊乱、长期压力过大、作息混乱以及遗传易感性密切相关。你长期处于高强度的学习和生活压力下(如留学、打工、运动负荷大等),可能导致下丘脑-垂体-性腺轴功能失调,触发泌乳素异常升高,进一步刺激垂体细胞增生形成腺瘤。

乳腺纤维腺瘤通常发生在年轻女性中,是与体内雌激素水平波动相关的良性肿瘤,它的形成可能与月经周期紊乱、体内激素代谢异常、长期熬夜、饮食中摄入过多激素干扰物(如塑料制品、反复加热油脂)有关。考虑到你有垂体功能异常、泌乳素过高的问题,这些激素紊乱也可能影响乳腺,导致腺体过度增生,从而形成纤维腺瘤。

腰椎间盘突出的原因确实和医生说的差不多,当时打棒球发疯了一直在打击笼里练打击,最高记录打到凌晨两点,让本来就不强的核心肌群受到了太多扭转力,本来好的差不多了硬拉没带腰带又伤了,惨痛的教训,看着这个体重就知道我最近又重了,于是现在累了也会疼。而垂体腺瘤和乳腺纤维腺瘤的原因就没那么明确了,激素,压力,作息,如果不了解这些是怎么影响我的,又应该怎么做,总是会觉得不安。

而乳腺癌和心肌梗塞的原因是这么写的。

乳腺癌的发生通常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包括遗传易感性(如 BRCA 基因突变或有家族病史)、体内激素水平长期失衡(如雌激素暴露时间长、泌乳素异常等)、不良生活方式(如高脂饮食、缺乏运动、长期精神压力大、作息紊乱)以及代谢异常(如肥胖、胰岛素抵抗等),其中女性在绝经前后激素变化剧烈,若再叠加上述风险因素,更容易引发乳腺细胞突变并演变为癌症。

心肌梗塞主要是由于冠状动脉出现严重狭窄或堵塞,导致心肌供血不足甚至完全中断,心肌细胞因缺氧坏死。其根本原因通常是动脉粥样硬化——血管内壁堆积脂肪斑块,引发动脉硬化和血栓形成。此外,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吸烟、肥胖、久坐不动、不良饮食习惯以及家族遗传等因素也大大增加心肌梗塞的风险。

但是真的很奇怪,我妈妈挺瘦的,而且是营养师,饮食很健康,还是心理咨询师,我姥姥也是一直在很勤劳的做这个做那个,看大了我们三个孩子,根本没有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真的会觉得凭什么,于是找了很多书看,生病的时候总会想,我们为什么会生病,去搜索的时候总会看到一条是压力大心情不好。但是即使这么说,身体和压力之间的关系看起来也没那么清晰,这些书就是提供了这样清晰的视角。

推荐书目

乳房自查与乳腺健康知识

那么,应该如何进行乳房自查呢?可以将乳房视为两个时钟,左右各一个。从12点钟方向,也就是从乳房最上面开始,将食指和中指并拢,用指腹从乳房外侧向内侧像按压面团一样稍微用点儿力,边按压边移动。

如果感觉有点儿疼,那是正常的,不代表乳房出了问题,所以暂时先把疼痛感抛在一边。从12点钟方向开始,指腹从外侧向内侧滑动,直到乳晕。你可以用左手查右侧乳房,用右手查左侧乳房,注意始终朝一个方向检查(我个人习惯顺时针进行)。最后,检查一下腋下,看一切是否正常。如果想达到120%的效果,还可以试着挤压一下乳头,看看是否有液体流出。总而言之,每侧乳房自查的时间大概有15秒就够了。

我们自己可以分辨良性、恶性吗?稍加练习就可以。就拿乳腺结节来说,良性结节的活动度良好,它们与周围组织无粘连,且和谐地镶嵌在组织间。当你来回推动它们的时候也不会引起皮肤凹陷或其他异常。良性结节还经常让人感觉疼痛,尤其是出现囊肿的时候。
恶性结节则很少造成疼痛,它们就像石头或杏核一样出现在胸部,与周围组织界限不明显。

乳房最常见的良性病变就是乳腺囊肿。乳腺囊肿摸上去像小球或葡萄,可能造成疼痛或肿胀。据估计,约50%的育龄期女性乳房中有囊肿,且通常是无害的。当乳腺小叶充满液体时,乳腺中就会形成囊肿。乳腺囊肿就像快闪店一样突然出现,4~6周后又消失不见。在绝经前,女性乳房的任何部位长囊肿都是正常的。

乳腺囊肿有个“好朋友”叫纤维腺瘤,它们常常一起出现。纤维腺瘤是乳腺中小而结实的结节,几乎不会发生任何新陈代谢,就像一颗花生一样待在组织中。它们通常直径为0.5~2厘米,几乎不会恶变。因为乳腺囊肿和纤维腺瘤常一起出现,所以当我在临床上发现了一个纤维腺瘤后,总会再去找找看乳腺里有没有囊肿,基本上一找一个准。

乳腺增生的发生主要是乳腺对体内激素刺激的过度反应:月经周期正常的女性,子宫内膜会为胚胎的到来做好准备,而乳房作为将来的营养源也会早做准备。乳房在腺体上建造了新细胞,并让乳腺导管为新细胞提供了养分。如果最后没有怀孕,那么一切都会被撤除,细胞会死亡,然后被清除。这会导致组织变硬,即所谓的纤维化。如果因为受到激素的影响,乳腺导管中形成大量细胞,那么身体可能无法及时清理干净。这种细胞过度生长的情况就是增生。

乳头溢液也是一个无碍的症状。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有很多种:单侧溢液可能是因为乳腺囊性增生,囊液从乳腺导管排出;如果流出的是血性液体,大多是因为长了乳头状瘤,即乳腺导管内的良性增生物,但真正的诱发因素至今不明。乳头状瘤有较小的癌变风险,因此必须通过手术切除。双侧乳头都流出浑浊的液体可能意味着血液中泌乳素(促进母乳分泌的激素)含量过高。这种情况相对常见,可能是长了很小的垂体良性肿瘤的提示。这种泌乳素瘤还会引起月经不调和不孕,因此人们会试图通过服药将其缩小。遇到这种情况可以去内分泌科就诊,做颅脑磁共振检查可以确诊。

乳腺癌的高发年龄是50~70岁,这也是这个年龄段的女性每两年就要做乳腺钼靶检查筛查乳腺癌的原因。但光是这个年龄段的女性这样做还不够!据估计,30%的乳腺癌会发生在更年轻的女性身上。在德国,每位妇科医生都遇到过年龄在30~40岁的乳腺癌患者,甚至更年轻的都有。只有10%的乳腺癌患者有家族遗传病史。据估计,每9名女性中就有1名会患乳腺癌。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癌症类型,但不是致死率最高的——致死率比乳腺癌高的有心血管疾病、痴呆和糖尿病。

增加患乳腺癌的风险的因素有:

  • 超重
  • 每天饮酒
  • 少吃蔬菜、大量吃肉的高脂肪饮食
  • 服用激素含量过高的雌孕激素联合药物且服用时间过长
  • 乳腺增生伴随细胞过度增生和细胞不典型增生
  • 直系亲属得过乳腺癌

不会增加患乳腺癌的风险的因素有:

  • 乳房瘀伤和乳腺钼靶检查
  • 文胸过紧或者文胸有钢圈
  • 乳房大!(无论乳房是大还是小,风险没区别)
  • 乳房假体
  • 二级亲属在比较高龄时患乳腺癌(遗传性乳腺癌通常在50岁之前发作)

对于女性来说很全的科普书,虽然我在这里主要摘录了关于乳腺的内容(因为真的很担心),其他部分也非常值得看,可以让我们更了解自己的身体。

乳腺癌与情绪压抑内容摘录

只有一小部分女性患乳腺癌的遗传风险很高,而且只有一小部分患乳腺癌的女性(大约7%)是由于遗传原因患上此病的。即使对于对此疾病有遗传易感性的人来说,也必须有环境因素发挥作用;即使具有与乳腺癌相关的3种基因之一,许多人也不会罹患恶性肿瘤。在绝大多数被诊断出患有乳腺癌的女性或男性中,遗传因素几乎或根本起不到任何作用。把激素和情绪分离开来是不可取的。将激素视为恶性肿瘤的促进剂或抑制剂的看法是完全正确的,认为它们的作用与压力完全无关则是不正确的。事实上,情绪诱发癌症的主要生物学途径之一就是通过激素的作用。一些激素,比如雌激素,会促进肿瘤生长;另一些激素则通过削弱免疫系统摧毁恶性细胞的能力来促进癌症的发展。

情绪也会直接调节免疫系统。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National Cancer Institute)的研究发现,能够表达愤怒、好斗、拥有更多社会支持的乳腺癌患者有着更为活跃的自然杀伤细胞(我们已知的一类重要的免疫细胞)。该细胞会攻击恶性细胞,而且能摧毁它们。与那些不自信或缺乏良好社交关系的女性相比,这些女性的乳腺癌扩散的概率明显低得多。研究人员发现,情感因素和社会参与比疾病本身的严重程度更能决定患者能否幸存。

几十年来的研究表明,在童年期与父母情感脱节或在成长过程中受到其他恶劣对待的女性更容易患上乳腺癌,比如倾向于压抑自己情绪(尤其是愤怒)的人,比如在成年后缺乏良好社会关系的人,比如那些利他的、强迫性地照料他人的人。在一项研究中,心理学家在不知道病理结果的情况下,访谈了入院接受乳腺活检的患者。仅凭这些心理因素,研究人员就能预测出多达94%的病例是否患有癌症。4一项在德国进行的类似研究将40名患有乳腺癌的女性与40名年龄、一般健康史和生活方式与其相近的对照组女性进行了对比。研究人员从心理学角度辨别患者是否患有乳腺癌的正确率高达96%。

1974年英国的一项研究发现,“极度压抑愤怒”是乳腺癌患者身上最常见的特征。研究人员连续观察了160名入院接受乳腺活检的女性。所有受试者均接受了详细的心理访谈和自陈式问卷调查。为了证实观察到的结果,她们的配偶或其他家庭成员也接受了单独访谈。由于心理测试是在活检前进行的,所以无论是这些女性还是访谈者都无法事先知道最终的诊断结果。“我们的主要发现是,乳腺癌的确诊与一种贯穿成年期的异常情绪释放行为模式存在着显著的关联。在大多数情况下,这种异常是对愤怒的极度压抑;对于40岁以上的患者,是对其他感情的极度抑制。”

1952年的一项针对乳腺癌患者的心理分析评估也得出了类似的结论。这些患者表现得“无法释放或妥善处理愤怒、攻击性或敌意(这些又被和蔼可亲的表象所掩盖)”。研究人员认为,患者未解决的冲突“通过否认和不切实际的自我牺牲行为表现出来”。

10年后的1976年,超过600名参与此研究的人死于癌症、心脏病、中风或其他疾病。导致死亡尤其是癌症死亡的最大风险因素是研究人员所称的理性和反情绪化,简称R/A。识别R/A的11个问题衡量了同一个特征:对愤怒的压抑。“对有关R/A的11个问题做出超过10个肯定回答的人,相较于其他平均只肯定回答了3个问题的人,有着高达40倍的癌症发病率。我们发现,在吸烟者中,除非一个人曾经对R/A问题做出10或11个肯定回答,否则他不会患上肺癌。这表明吸烟对肺部的任何影响基本上局限于‘少数易感人群’。

  1. 我很少或从不对他人表达愤怒。

  2. 即使感到愤怒,我也会尽力保持冷静和理性。

  3. 我认为表达愤怒是不成熟或不恰当的行为。

  4. 当我生气时,我倾向于压抑这种情绪,而不是表达出来。

  5. 我相信控制情绪比表达情绪更重要。

  6. 我很少让他人知道我感到愤怒或不满。

  7. 我倾向于将愤怒转化为其他更积极的情绪。

  8. 我认为情绪表达会导致冲突,因此应尽量避免。

  9. 我在面对令人愤怒的情况时,通常选择沉默。

  10. 我觉得表达愤怒会使我显得软弱或失控。

  11. 我更倾向于通过理性分析来处理愤怒,而不是情绪发泄。

简而言之,要产生癌症,仅仅发生DNA损伤是不够的——DNA修复失败或存在调节性细胞死亡方面的损伤也是必要的。压力和情绪压抑对这两个过程都会产生影响。在我们思考癌变的第一阶段——启动时,茨尔文卡的调查结果和英国外科医生戴维·基森的发现提供了生理学方面的启示。1996年发表在《加拿大医学协会杂志》(Canadian Medical Association Journal)上的一篇分为两部分的文章回顾了PNI系统在健康和疾病中的作用。作者指出:“在健康人身上,神经免疫机制提供对感染、损伤、癌症的宿主防御,并控制着免疫和炎症的反应,这些都是预防疾病的前提。”11换句话说,疾病不是某种外部攻击的简单结果,而是在宿主的内部环境已经变得混乱的情况下,在脆弱的宿主体内发展起来的。

许多关于癌症的研究得出的最一致确定的风险因素是无法表达情感,尤其是与愤怒相关的情感。压抑愤怒并不是一种神秘地导致疾病的抽象情感特征。这是一个主要的危险因素,因为它增加了机体的生理压力。它不是单独产生作用的,而是与可能伴随它的其他危险因素(如绝望和缺乏社会支持)一起出现的。感受不到或无法表达“消极”情绪的人即使被朋友包围也会感到孤独,因为他看不到真实的自我。这种绝望感来自长期无法在内心最深处忠于自己。而绝望会导致无助,因为个体会感到自己所能做的任何事都不会带来任何改变。在一项研究中,受试者是没有症状的健康女性,她们只在常规体检中发现了异常的宫颈抹片。在不知道宫颈抹片检查结果的情况下,研究人员“仅通过一份区分不同情绪状态的问卷,就能以几乎75%的准确率预测出那些患有早期癌症的人”。他们发现,癌症最容易发生在那些“有无助倾向的性格”的女性身上,或者是在近6个月里有着无法消解的无助感和挫败感的女性身上。

“C型人格”(Type C)概念的首次提出也与黑色素瘤有关,C型人格是一组更容易在罹患癌症的人身上发现的性格特质的组合。A型人格的人被认为是“易怒、紧张、反应快、好斗、控制欲强的”,因而更容易患心脏病。B型人格代表平衡、温和的人,他们能够自如地感受和表达情感,不会在失控的情绪爆发中失去自我。C型人格被描述为“非常善于合作、有耐心、被动、缺乏自信和惯于接受……C型与B型人格有些相似,因为两者看起来都很随和、令人愉快,但是……B型人格的人能轻松表达愤怒、恐惧、悲伤和其他情绪,而C型人格的人会在努力保持坚强快乐外表的同时,压抑或抑制‘负面’情绪,尤其是愤怒”。

没想到偶然发现的书这么好,从小到大只会被教育说“不要生气”,导致我觉得生气不是什么好事,也忍耐了很多事情。爸妈说我我就哭,但是不说话。还记得我有一次终于崩溃了大哭大吼说我现在哭都哭不出声音了你们满意了吧。打工的时候也会遇到明明不是自己的错但“不是在论对错“的事情,会觉得非常委屈,还会被人教育不是在论是对是错,听到的心情就像听到“你怎么和长辈说话呢”的心情一样。如果这个世界上的人都讲道理就好了,可是有些人偏偏不讲道理,制度也不支持我们去讲道理。这就是所谓社会学的问题变成了心理学的问题吗。

练习动作示意图(点击展开查看)


麦肯基腰椎七大动作,我现在休息的时候一般就这么趴着玩电脑,比久坐好。不舒服的时候会直接做坐屈站屈的两个动作。但总体来说还是比较基础,下一本书会进阶一点。

针对腰背痛患者提升身体素质与无痛功能的“三大练习”建议

三大核心练习:

  1. 改良卷腹
  2. 侧桥
  3. 鸟狗式(四点支撑)

练习优势

  • 同时建立肌肉能力、稳定性与控制能力
  • 保护腰背,防止损伤
  • 几小时内减少关节微小疼痛
  • 增强耐力,有助将引发疼痛的活动重新纳入生活

练习原则

  • 找到适合自己的起始强度,逐步进阶
  • 每个动作保持约10秒,降低肌肉痉挛风险
  • 使用“倒金字塔”模式设定组数与次数
  • 采用重复且短时的练习,避免罕见且长时间动作
  • 无痛练习总时长可分段进行(例如一天分3段,每段6分钟,共18分钟)

五个重要提示

  1. 每天坚持练习。
  2. 避免起床后立刻练习,最佳时间为早上10点至晚餐前。
    睡前不建议练习,体力不足难以受益。
  3. 控制每次练习量。
    背部最弱者开始时练习时间极短,一天内多次短练习更有效。练习量提升后,可减少次数增加时长。
  4. 核心要撑起收紧,避免塌陷或吸气腹腔。
    练习时全力获得稳定核心,减少疼痛。
  5. 脊柱保持无痛姿势,运动由肩膀和髋关节完成,避免脊柱运动。

如果你也用训记,这里有一份自用的训练计划!一起拥有核心竞争力吧!

因为还没看到如何应对压力,改变自己的思考那一部分,所以~

未完待续!